10月28号上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同课异构‘习说心语’——‘新教材、新思想溯源行动’党课分享会”在新教学楼正式举行。此次会议是在前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团委联合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新教材、新思想溯源行动”的基础上,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一次党课分享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佘红艳主持,马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邀请了学校团委副书记蔡阿雄、第十三期青年人才学院的学员们一起交流学习。

会议共分为四个议程。首先,由第十三期青年人才学院4位学员代表分别从4门新教材(2021年版)的角度进行分享发言。来自B19英语1班的俞荟楠同学通过对《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溯源的背后做出了三点总结: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对青年人才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望;更加坚定了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真实背景和故事,催生了大学生反思“如何成为一名拥有真的信仰,善的品格、美的品德的新青年”。

来自B19历史班的钱嘉妮同学通过溯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溯源后谈到:“寻找习近平总书记在教材中的话语,需要做到追根溯源、顺藤摸瓜至最细节处,从而整理出最确切也最本源之新思想,这一过程实属不易,但收获良多。”

在这一过程中,钱嘉妮总结出了三点感悟:第一,直接收获并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第二,溯源过程锻炼了小组成员们查找资料的能力,锤炼了耐心、细心和坚持的品格。第三,通过溯源行动了解了新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成果,真正做到思想和情感的高度认同,从而激发了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下是钱嘉妮同学的发言稿全文。


另外,来自A20海科(星颉班)的翁泽耀同学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教材中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的讲话,对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最后,来自A19土木一班的毕宏洋同学在分享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教材的溯源体会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成果,体会到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应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分享会第二部分由各教研中心教师代表分享发言。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中心的侯沐晗老师提到:“溯源行动对于学生在思政课堂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再是囫囵吞枣被动接受知识;能够推动”三进”工作: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能够主动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中心欧阳城旺老师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新思想在教材中反映的理论和观点,凸显出他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强调和关注。我们的百年党史也是让学生们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合理性以及正确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中心马忠杰老师提出,这次溯源行动不仅仅是内容溯源,更是一个精神溯源。建议学生们在溯源行动的开展中注重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中心主任王建友老师也从“‘七一’讲话”、“一国两制”等溯源角度谈到新教材的一些重大变化,希望同学们在溯源过程中关注这些变化,对新思想有更深切的把握。
会议第三部分由学校团委副书记蔡阿雄讲话。蔡书记提到,此次马院与校团委、“青马”工程的实践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的共青团工作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双方的共同目的还是聚焦在思政引领、人才培养工作上,期待双方下次有更多合作。


会议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贝静红作总结发言。贝院长首先讲到,开展这次溯源行动的原因,即在建党百年之际,教材改版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场新的考验,需要对新教材、新思想深入溯源、学习、领会。同时谈到应该如何进行溯源,如何运用溯源的成果。并说到,此次,“青马班”的学生先学一步、先悟一步、先行一步的溯源实践,说明大家还有很大的学习和进步空间,希望马院和团委能加强合作,引导广大师生真正运用好理论,在实践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更好的反哺学校。
